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,我院三个师范专业142名学子,圆满完成为期一学期的实习支教任务,分批顺利返校,并以多场汇报会生动呈现扎根边疆教育一线的实践硕果,共同谱写“学高为师、身正为范”的青春答卷。
千里奔赴 专业赋能边疆讲台
实习期间,三个专业的学子分赴南疆图木舒克、和田、策勒、皮山农场及石河子本地多所中小学。物理专业35名学子勇担教学重任,不仅深耕物理课堂,更积极承担其他学科教学任务,有效拓展了当地学生的知识视野;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累计授课超3000课时,参与教研活动百余次;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则在图木舒克克服语言文化差异,因地制宜设计特色地理课程与实践;在石河子多所中学深度参与课堂教学、教研活动与班级管理工作。他们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基石,在基层教育的艰苦环境中,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教育使命。
实践熔炉 学子蜕变初显师者风范
各场汇报会通过PPT展示、视频回顾、故事讲述等形式,生动还原了实习历程。
物理学专业学生分享了初登讲台的忐忑、学生求知眼神带来的感动、离别时的不舍,坦言这段经历极大锻炼了教学实践能力、沟通协调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。
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展现了突出的教学智慧。在图木舒克市支教的邹佳彤同学,从最初的模仿学习到独立设计探究式课堂,探索出“生活化数学”教学法,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。在策勒县担任七年级数学主讲的何恩赐同学,创新运用“错题盲盒”游戏,显著提升了班级数学成绩。面对学生基础薄弱、课堂纪律管理等挑战,同学们主动开设课后辅导“加油站”,并化身“班级管理创意师”,运用小组积分制等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。
地理科学专业学生重点讲述了在图木舒克克服困难开展教学的经历,以及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地理学科特色相结合,在石河子各实习学校和图木舒克有效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。
育人育己 实践砺炼铸就宝贵财富
专业负责人和指导教师对同学们的实习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。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负责人曹香兰老师赞赏同学们“成功将大学课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接地气的教学实践,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”。带队教师王学峰感动于同学们不畏南疆沙尘天气和艰苦条件,“在挑战中锤炼了更强的生活适应力和团队协作精神”。地理科学专业指导教师马玉香强调,“无论是深入南疆支教,还是在市区学校实习,这段经历都是同学们未来教师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宝贵基石”。
实习支教是师范培养的核心环节。通过实习支教,学子们深化了对边疆教育现状的认识,在解决真实教学问题中锤炼了教育匠心,在多样化的教学场景中提升了综合素养——三个专业殊途同归,共同强化了服务边疆教育事业、奉献祖国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强烈使命感。
此次满载收获的边疆教育实践之旅虽已落幕,但它并非终点,而是同学们迈向未来教育生涯的光辉起点。戈壁校园里青春身影与求知童声的交响,必将激励更多石大学子响应时代召唤,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,让绚丽的青春之花在边疆教育的广袤沃土上璀璨绽放。

地理学子实习汇报会现场

数学学子实习汇报会现场

物理学子实习汇报会现场
一审一校| 陈茜、贾瑞丽、丁芊芋、薛仁杰、宋玉清
二审二校| 何晓玲、韩志全、徐丽萍
三审三校| 任建、李韦佳